东莞市正朗精密金属零件有限公司

10+年专注粉末冶金解决方案专家

News新闻动态

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后,压坯强度不足是怎么改善的?

2025-11-03(15)次浏览

  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后,压坯强度不足是常见问题,常表现为压坯易断裂、掉渣,在搬运或后续加工中破损率高,直接拉低生产效率与成品合格率。压坯强度主要依赖粉末颗粒间的结合力,需从粉末、工艺、模具、后处理多维度优化

  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后,压坯强度不足是常见问题,常表现为压坯易断裂、掉渣,在搬运或后续加工中破损率高,直接拉低生产效率与成品合格率。压坯强度主要依赖粉末颗粒间的结合力,需从粉末、工艺、模具、后处理多维度优化,正朗小编将改善方法列举如下。


63942ca2b0092.jpg


  一、优化粉末特性,夯实强度基础


  粉末自身特性是压坯强度的核心影响因素。调整粉末粒度与分布,过粗粉末颗粒接触面积小、结合力弱,可适当增加细粉比例,提升颗粒堆积密度与接触点数量,但细粉过多会影响流动性,需平衡粉末冶金压制成型的原材料粒度分布,采用多组分混合粒度兼顾两者。


  改善粉末形貌,不规则形状的粉末颗粒咬合作用更强,能提升压坯强度,可通过调整雾化或还原工艺控制形貌,避免过度球形化。若用球形粉末,可添加少量超细粉末增强颗粒间结合。


  粉末冶金压制成型过程中控制粉末纯度,油污、氧化物等杂质会阻碍颗粒结合,需通过脱脂、还原退火等预处理去除,提升颗粒表面活性,增强结合力。


  二、调整压制工艺,强化颗粒结合


  粉末冶金压制成型的压制工艺参数直接影响颗粒致密化与结合效果。适当提高压制压力,在设备承载范围内增加压力,能缩小颗粒间隙,增强挤压与咬合作用,提升压坯密度与强度,但需避免压力过高损伤模具或产生内应力,需根据粉末材质与零件尺寸调试最优压力。


  优化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加压方式,复杂形状或大尺寸压坯采用分步加压、双向加压或多向加压,避免局部密度不均,比如长径比较大的零件,双向加压可让密度更均匀,提升强度。


  控制压制速度,过快速度易导致颗粒间空气无法排出形成空隙,降低强度,需适当降低速度,尤其细粉含量高或流动性差的粉末,确保粉末冶金压制成型过程中颗粒充分填充结合。


  三、优化模具设计,保障成型稳定


  不合理的模具设计会导致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压坯受力不均,影响强度。优化模具型腔结构,避免压坯出现过薄尖角、薄壁或突变截面,这些部位易因受力集中导致强度不足,可通过增大圆角、增厚薄壁处或设计过渡结构,让压坯受力更均匀。


  保证模具表面光洁度与精度,模具型腔粗糙会增加粉末摩擦,导致局部密度偏低,需对型腔抛光降低摩擦系数。同时确保冲头、凹模等零件配合间隙均匀,避免因间隙过大产生飞边或密度不均。


  合理设置脱模机构,脱模受力不均易导致压坯断裂,可采用多段式或弹性脱模机构,缓慢均匀脱出压坯,减少损伤。


  四、加强后处理,提升强度稳定性


  粉末冶金压制成型的后处理可进一步弥补强度不足。进行低温预烧,含润滑剂的压坯通过低温预烧可去除润滑剂,同时让粉末颗粒表面轻微扩散,形成初步冶金结合,显著提升强度,预烧温度需根据粉末材质与润滑剂类型调整,避免过度氧化。


  采用表面强化处理,对强度要求高的压坯,可喷涂薄层粘结剂或进行滚压、挤压等表面致密化处理,增强表面强度,减少掉渣,需确保后处理不影响后续烧结。


  总之,改善粉末冶金压制成型压坯强度不足需先通过检测定位核心原因,再针对性调整粉末、工艺、模具或后处理环节。实际生产中建议小批量测试验证方案,再推广至批量生产,既能保证强度达标,又能避免成本浪费,实现稳定生产。

最新资讯

180 2902 0818

服务热线:180 2902 0818

联系电话:180 2902 9909

公司传真:180 2902 0818

公司邮箱:zhenglang168@139.com

公司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下岭贝工业区创新一路9号